牙龈长了一个肉疙瘩怎么治疗
牙龈长肉疙瘩可能与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牙龈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口腔清洁
牙龈长肉疙瘩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导致局部增生。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牙缝残留物,饭后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患处,观察1-2周若肉疙瘩缩小则无需特殊处理。
2、药物治疗
若伴随红肿疼痛,可能与根尖周脓肿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慢性增生性牙龈炎患者可局部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缓解炎症。
3、激光治疗
对于纤维性牙龈增生形成的肉疙瘩,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无血切除。激光能精准汽化增生组织同时封闭血管,术后疼痛较轻且愈合快。治疗前需拍摄牙片排除牙源性病变,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流质食物3天。
4、手术切除
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牙龈瘤需行手术切除,传统术式采用高频电刀完整切除病变及周围部分健康组织。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缝合创口并加压包扎。妊娠期牙龈瘤应暂缓手术,优先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控制发展。
5、病因治疗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需调整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应针对原发病治疗。正畸治疗中因托槽刺激导致的牙龈增生需调整矫治器位置,必要时暂停加力。
日常应注意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健康,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清除牙结石。戒烟限酒减少口腔黏膜刺激,增加维生素C摄入增强牙龈抵抗力。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伴随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口腔科,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肉疙瘩导致感染扩散。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诊,定期检查牙龈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