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注意事项是什么
脚踝骨折后需注意制动固定、冰敷消肿、抬高患肢、药物镇痛及定期复查。踝关节骨折多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可能伴随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制动固定
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患肢负重活动。稳定性骨折可选择行走靴,粉碎性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禁止拆除外固定装置。
2、冰敷消肿
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冰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血肿,但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若出现水疱需暂停冰敷并就医。
3、抬高患肢
卧床时用枕头垫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坐位时避免下肢下垂。抬高角度建议30-45度,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合并深静脉血栓者需遵医嘱调整体位。
4、药物镇痛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胃肠道不适者需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保护胃黏膜。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4周、12周需拍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伤口渗液或持续疼痛,应立即就诊。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踝泵运动和负重训练。
恢复期应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每日补充800-1200mg钙剂配合维生素D3促进愈合。戒烟戒酒以避免影响血供,睡眠时保持患肢中立位。康复训练需在医师指导下从被动活动过渡到抗阻练习,6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