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什么病危险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危险的一类,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猝死。其危险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及基础疾病控制情况相关。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劳累后胸闷胸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性心绞痛。若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则导致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即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首次发作即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
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控的年龄增长、男性性别、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合并多种危险因素者病情进展更快。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狭窄程度,血管内超声能评估斑块稳定性。稳定性冠心病通过药物控制可长期维持,而不稳定性斑块需介入或搭桥手术干预。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每日监测症状变化,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每周进行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