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腺癌和鳞癌
腺癌和鳞癌可通过组织来源、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标记物、基因突变特征及转移倾向进行区分。主要鉴别依据有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医学手段。
1、组织来源
腺癌起源于腺上皮细胞,常见于肺、胃、乳腺等腺体丰富的器官,癌细胞多形成腺管状结构。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细胞,好发于皮肤、食管、宫颈等部位,病理切片中可见角化珠或细胞间桥特征。
2、细胞形态
腺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内常含黏液空泡,核偏位且异型性明显。鳞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嗜酸性增强,可见角化现象,细胞间连接紧密,核分裂象多见。
3、免疫组化
腺癌通常表达CK7、TTF-1、NapsinA等标记物,肺腺癌可能呈现EGFR基因突变。鳞癌高表达P40、P63、CK5/6等蛋白,部分病例存在TP53基因突变。
4、转移方式
腺癌易通过血行转移至脑、骨、肝等远端器官,早期可能出现胸膜播散。鳞癌以淋巴转移为主,局部浸润性强,远处转移发生较晚。
5、治疗反应
肺腺癌对靶向治疗敏感,可使用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EGFR抑制剂。鳞癌更多采用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化疗方案,免疫治疗PD-1抑制剂也可能有效。
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腺癌患者建议检测驱动基因突变,鳞癌患者需评估PD-L1表达水平。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咳嗽加重、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