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对老人的副作用
骨水泥对老人可能产生发热、骨水泥渗漏、心肺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骨水泥通常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其副作用主要与手术操作、患者基础疾病及材料特性有关。
发热是骨水泥术后较常见的反应,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这种发热与骨水泥聚合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及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骨水泥渗漏可能压迫神经或血管,导致疼痛加重或肢体麻木,严重时需手术清除。心肺功能异常多见于椎体成形术中,因骨水泥单体入血可能引发短暂性低血压或肺动脉栓塞,术前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或皮疹,与骨水泥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分相关。长期随访中极少数患者会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与骨水泥改变脊柱力学分布有关。
建议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恢复期应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水泥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新发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防跌倒,加强钙和维生素D补充,适度进行平衡训练改善骨骼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