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怎么回事
心脏瓣膜病可能由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心肌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干预。心脏瓣膜病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1、风湿热
风湿热是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原因,多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伴随关节疼痛、环形红斑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控制感染,慢性期可选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严重者需行二尖瓣成形术。
2、退行性变
老年性瓣膜钙化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瓣膜增厚钙化会导致活动受限,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心绞痛。轻症可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考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瓣膜可导致瓣膜穿孔或赘生物形成,常见于吸毒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心脏杂音、皮肤瘀点。血培养阳性者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合并心力衰竭时需联用呋塞米片,严重瓣膜破坏需急诊手术修复。
4、先天性畸形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瓣膜病,易继发狭窄或反流。儿童期多无症状,成年后可能出现晕厥、心绞痛。轻度病变可定期随访,中重度狭窄需行球囊扩张术,合并主动脉扩张时需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血管压力。
5、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可导致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与基因突变或病毒感染有关。患者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治疗包括盐酸贝那普利片改善心室重构,重症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胸闷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