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肿的原因
跖骨骨折肿可能与局部血管损伤、炎症反应、软组织挫伤、骨膜撕裂及血栓形成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疼痛、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
1、局部血管损伤
骨折时骨碎片可能刺破周围血管,导致血液渗入组织间隙形成血肿。血管损伤后局部微循环障碍会加重肿胀,需通过冰敷和抬高患肢减少出血。
2、炎症反应
骨折后机体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引发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
3、软组织挫伤
外力作用导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细胞破裂后钾离子外流引发神经末梢兴奋,表现为肿胀伴剧烈疼痛。急性期需固定制动,恢复期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吸收。
4、骨膜撕裂
骨折线延伸至骨膜时会造成膜下出血,骨膜富含神经末梢,撕裂后除肿胀外还可出现刀割样疼痛。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血肿并行骨膜缝合术。
5、血栓形成
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突发性肿胀伴皮肤发绀。确诊后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必要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跖骨骨折后应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时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恢复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肌肉萎缩,补充钙尔奇D片和维生素K1片促进骨痂形成,避免早期负重行走。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温度升高,需警惕感染可能并及时复查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