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超重或肥胖、高龄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既往不良孕产史等。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母婴并发症风险,需加强孕期监测。
1、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概率显著升高。糖尿病易感基因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或胰岛素抵抗程度。建议有家族史的孕妇在孕早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2、超重或肥胖
孕前体重指数超过标准或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孕前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孕期体重增长需遵循个体化指导。
3、高龄妊娠
35岁以上孕妇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同时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高龄孕妇应在孕前评估代谢状态,孕期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必要时需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4、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疾病常伴随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患者孕前即存在糖代谢异常基础。确诊患者孕前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部分病例需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再考虑妊娠。
5、不良孕产史
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儿分娩史或不明原因胎死宫内史的孕妇复发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再次妊娠时应尽早开始血糖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营养治疗或药物干预。
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应从孕前开始管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孕期需定期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确诊后通过医学营养治疗、适量运动和血糖监测进行综合管理。血糖控制不达标时需及时启用胰岛素治疗,推荐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妊娠期安全制剂。产后6-12周应复查糖代谢状态,后续每3年进行糖尿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