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酸怎么回事
腿脚酸可能由过度劳累、缺钙、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补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度劳累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会导致肌肉乳酸堆积,表现为双腿酸胀乏力。建议减少活动量,用40℃温水泡脚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按摩承山穴、足三里穴缓解症状。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鞋袜。
2、缺钙
钙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常见夜间小腿抽筋伴酸痛。可每日摄入300ml牛奶、50g豆腐等富钙食物,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同时需保证每日15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
3、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滞,出现下肢沉重感、踝部水肿。需穿戴医用弹力袜,避免久站久坐。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迈之灵片或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严重者需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4、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受压会引起下肢放射性酸麻,常伴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腰椎牵引治疗。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减轻压力。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损伤末梢神经,表现为对称性袜套样感觉异常。需严格控制血糖,医生可能开具硫辛酸胶囊或依帕司他片修复神经,联合红外线理疗改善微循环。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预防溃疡发生。
建议保持每日6000步左右中等强度步行,选择透气性好的运动鞋。饮食注意补充瘦肉、深绿色蔬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若持续酸胀超过两周或出现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骨科就诊完善肌电图、腰椎MRI等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