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怎么诊断?
尿毒症可通过肾功能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电解质检测及临床症状评估等方式诊断。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病进展、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因素引起。
1、肾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是诊断尿毒症的核心指标,需结合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每分钟时提示进入尿毒症期。患者可能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等非特异性症状,需配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2、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提示严重肾损伤。尿渗透压降低和尿比重固定是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这些结果需与肾功能检查互为印证。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及结构变化,晚期尿毒症患者肾脏常萎缩。CT或MRI能评估肾血管病变和占位性病变,放射性核素肾图可动态观察肾脏排泄功能,这些检查对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
4、电解质检测
血钾升高、血钙降低和血磷升高是尿毒症特征性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血pH值降低和碳酸氢根减少,这些异常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骨病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
5、临床症状评估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水肿、高血压等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这些表现需与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排除其他系统疾病可能。
确诊尿毒症后需立即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和蛋白质摄入,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出现胸闷、抽搐等紧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20
02:18
02:02
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