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引起哪些地方疼
骨质疏松可能引起脊柱、髋部、腕部、肋骨和膝关节等部位疼痛。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容易导致骨骼脆弱和骨折风险增加。
1、脊柱疼痛
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疼痛多发生在胸椎和腰椎部位,表现为慢性钝痛或急性剧痛。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常见并发症,可能由轻微外力或日常活动诱发。疼痛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患者可能出现驼背畸形或身高变矮。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2、髋部疼痛
髋部疼痛常见于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多发生在跌倒后。表现为腹股沟区或臀部持续性疼痛,患肢无法负重。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变薄,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缩短和外旋畸形。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空心螺钉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需长期服用雷洛昔芬片等药物。
3、腕部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时用手撑地易导致桡骨远端骨折,表现为腕部肿胀、畸形和活动受限。疼痛在手腕背伸或旋转时加剧。这类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治疗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严重者需钢板螺钉内固定。康复期需补充碳酸钙D3片,避免再次跌倒。
4、肋骨疼痛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多发性肋骨骨折,表现为胸壁局限性压痛和深呼吸痛。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这类骨折多由轻微挤压或拥抱等动作引起。治疗以止痛为主,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同时佩戴胸带固定。需注意排除其他导致胸痛的疾病。
5、膝关节疼痛
骨质疏松可能加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表现为行走或上下楼梯时疼痛。长期骨量减少可导致胫骨平台或股骨髁部微骨折。患者常伴有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治疗需联合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改善软骨代谢,配合适度负重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每日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和小鱼虾等富含钙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咖啡因摄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注意居家环境安全,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