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用不用打狂犬疫苗
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主要根据暴露等级和动物类型判断。暴露后处理方式主要有清洗伤口、接种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三种。
1、暴露等级判断
一级暴露指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分泌物,仅需清洗皮肤无须接种。二级暴露指无出血的皮肤破损或浅表抓伤,需立即清洗并接种疫苗。三级暴露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抓伤伴有出血,或破损皮肤被舔舐,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2、动物类型判断
家养宠物如犬猫完成规范免疫接种后,10日观察期内未死亡可终止接种。野生动物如蝙蝠、狐狸等高风险动物暴露后需立即全程接种。流浪动物或免疫史不明动物建议按三级暴露处理。
3、伤口处理
所有暴露均需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较深伤口需到医院进行专业清创,避免缝合包扎。伤口暴露期间保持干燥清洁,观察有无红肿化脓。
4、接种时机
暴露后接种越早效果越好,首次接种应在24小时内完成。5针法程序为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已全程接种者半年内再次暴露仅需加强2针,超过半年需重新全程接种。
5、特殊人群
孕妇、婴幼儿暴露后均需按标准程序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增加免疫球蛋白注射剂量。既往接种失败或免疫缺陷者需监测中和抗体水平。
暴露后应记录动物特征与事发经过,保留动物10日观察期内的存活证明。接种期间忌酒、浓茶及剧烈运动,出现发热等反应可对症处理。完成全程接种后建议检测中和抗体,日常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家养宠物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