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性和退行性脊柱滑脱区别
骨折性脊柱滑脱与退行性脊柱滑脱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及好发人群。骨折性脊柱滑脱多由外伤导致椎弓断裂引起,常见于青壮年;退行性脊柱滑脱则因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引发,多见于中老年人。
骨折性脊柱滑脱通常由高处坠落、车祸等外力作用导致椎弓峡部断裂,椎体向前移位,常伴有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的骨折线,好发于腰椎L4-L5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是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关节突关节软骨磨损,导致椎体稳定性下降而逐渐移位,多发生于L3-L4节段,症状以慢性腰痛和神经压迫表现为主。
骨折性滑脱起病急骤,需通过CT或MRI明确骨折程度,治疗上常需手术复位固定。退行性滑脱进展缓慢,早期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椎管减压融合术。两者在病理改变上,前者以骨性结构破坏为特征,后者以软组织退变为核心。
对于骨折性脊柱滑脱患者,术后需严格卧床制动,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退行性脊柱滑脱患者应控制体重、减少腰部负重活动,加强核心肌群训练,疼痛期可配合热敷和物理治疗。两类患者均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滑脱进展,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避免久坐久站及突然扭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