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咽喉炎怎么引起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柯萨奇病毒A组、埃可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密切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季节因素、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缓解。
1、密切接触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传染性,病毒可通过飞沫、唾液或接触患者分泌物传播。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患者咽部分泌物及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后未及时洗手可能感染。家长需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对患儿用品进行煮沸消毒。
2、免疫力低下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存在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情况时,更易感染肠道病毒。病毒侵入咽部黏膜后大量复制,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并形成疱疹。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病毒复制,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
3、季节因素
夏秋季气温较高时病毒活性强,是该病高发季节。湿热环境有利于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通过游泳池、公共游乐设施等场所传播风险增加。发病时可见咽峡部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伴有高热症状。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
4、卫生条件差
不注意手卫生、生食被病毒污染的瓜果蔬菜可能引发感染。病毒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引发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咽痛拒食、流涎增多,可检测咽拭子明确病原体。建议饭前便后使用洗手液清洁双手,瓜果彻底洗净后食用。
5、继发细菌感染
疱疹破溃后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加重咽部红肿疼痛。检查可见咽部溃疡表面覆盖黄色渗出物,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开喉剑喷雾剂局部消炎止痛。
患病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痛。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嗜睡、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痊愈后仍需隔离1-2周,防止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