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和痢疾是一种病吗

关键词: #肠炎
关键词: #肠炎
肠炎和痢疾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肠炎是肠道炎症的统称,可能由病毒、细菌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痢疾特指由志贺菌等病原体导致的肠道传染病,以脓血便、里急后重为典型表现。
肠炎的病因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以及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非感染因素。痢疾主要由志贺菌属细菌感染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有传染性。
肠炎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粪便多呈水样或糊状。痢疾典型表现为频繁少量脓血便、排便时下腹坠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或休克。
肠炎需通过粪便常规、病原体检测或肠镜检查确诊。痢疾除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外,流行病史调查是关键,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病毒性肠炎以补液、蒙脱石散等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性肠炎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小檗碱片。痢疾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并严格隔离消毒。
预防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痢疾防控需加强水源管理,饭前便后洗手,患者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两类疾病均建议发病期间进食流质饮食,必要时口服补液盐。
肠炎与痢疾患者均应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急性期以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为主。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糜。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须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