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的病因是什么
吸入性肺炎可能由胃内容物反流、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吸入性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胃内容物反流
胃食管反流或呕吐时,胃酸及食物残渣可能误吸入肺部,导致化学性损伤和细菌感染。长期卧床、酗酒、麻醉后状态易诱发反流。治疗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配合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咽部肌肉协调异常,进食时食物误入气道。患者常伴呛咳、声音嘶哑。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必要时通过鼻饲管进食,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意识障碍
醉酒、癫痫发作或镇静剂过量时,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唾液及分泌物易吸入下呼吸道。临床多见突发气促、发绀。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紧急情况下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促进排痰。
4、口腔卫生不良
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病灶的致病菌群可随分泌物进入肺部,常见厌氧菌感染。表现为腐臭味痰、胸痛。治疗需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青霉素V钾片,同时加强口腔清洁护理。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吸入性感染,病原体包括真菌与耐药菌。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预防吸入性肺炎需保持半卧位进食,餐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与清洁;吞咽困难者应选择糊状食物,小口慢咽;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出现发热、咳黄痰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高危人群可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日常注意戒烟限酒,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呼吸道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