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肥大有什么危害
心室肥大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严重并发症,长期未干预可导致猝死风险增加。
心室肥大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随着心肌代偿能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逐渐减弱,患者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心肌细胞异常增生的同时伴随电传导紊乱,容易诱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展为室速或室颤。肥厚心肌对血液需求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可能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存在突发晕厥或猝死的风险。
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室肥大进展较缓慢,但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肌病导致的心室肥大可能短期内迅速恶化。运动员心脏生理性肥厚通常不伴随功能损害,但病理性肥厚必然伴随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妊娠期女性出现心室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围产期死亡率显著升高。某些遗传性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青少年时期就可能发生运动相关猝死。
确诊心室肥大后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胸痛或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