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痔疮
痔疮可通过肛门肿物脱出、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初步判断,但需与肛裂、直肠息肉等疾病鉴别。痔疮通常由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引起,建议就医明确诊断。
1、肛门肿物脱出
排便时肛门有柔软团块脱出是内痔典型表现,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伴随肛门坠胀感,严重时肿物长期外露可能导致嵌顿坏死。需与直肠脱垂鉴别,后者脱出物呈环形且黏膜皱襞呈放射状。
2、便血
无痛性鲜红色便血是内痔常见症状,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不与粪便混合。长期出血可能引发贫血,需警惕结直肠肿瘤等疾病引起的便血。电子肛门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点。
3、肛门疼痛
血栓性外痔会出现突发肛门剧痛,触及硬结。内痔通常无痛,但当发生嵌顿时会产生持续胀痛。肛裂疼痛呈刀割样,多伴排便后周期性疼痛。疼痛程度与体位变化相关时应考虑肛周脓肿。
4、肛门瘙痒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夜间加重。需排除真菌感染、蛲虫病等病因。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必要时使用氧化锌软膏缓解症状。
5、排便习惯改变
痔疮患者常伴便秘或排便不尽感,因惧怕疼痛刻意抑制便意会加重病情。每日定时排便,每次不超过5分钟。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加重症状,建议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坐浴可促进血液循环,水温40℃左右,每日2次。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饮食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诊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