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怎样治疗
儿童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儿童骨折通常由外伤、骨骼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性应力损伤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闭合性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错位的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过程中可能需配合局部麻醉。复位后需立即进行影像学复查确认对位情况,成功后采用外固定装置维持稳定性。常见于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等简单骨折类型。
2、石膏固定
传统固定方式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复位后的维持。采用石膏绷带分层缠绕患肢,凝固后形成坚硬保护壳,固定时间通常3-8周。需定期检查末梢血运,防止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目前新型合成石膏具有重量轻、透气性好等优势,如尺桡骨双骨折、胫骨骨折等适用。
3、支具固定
可拆卸式外固定装置适用于部分稳定性骨折。通过塑料或金属支架配合魔术贴固定,允许定期拆卸进行皮肤护理和关节活动。具有重量轻、便于调整的优势,常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掌骨骨折等。需每周复查调整松紧度,防止固定失效。
4、药物治疗
针对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辅助使用,常用布洛芬混悬液镇痛,碳酸钙D3颗粒补充矿物质,阿仑膦酸钠片改善骨质疏松。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病理性骨折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神经纤维瘤病继发骨折需联合肿瘤科处理。
5、手术治疗
适用于开放性骨折、严重移位骨折或生长板损伤。采用弹性髓内钉、克氏针等内固定器材,手术需保护骨骨骺避免影响发育。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常见于股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复杂类型。微创技术可减少软组织损伤,但需专业儿童骨科团队操作。
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剧烈运动但需进行医生指导下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度,发现石膏松动或患肢肿胀加剧需立即就诊。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注意观察手指脚趾颜色变化预防缺血。心理上家长应多鼓励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