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常见十种现象是什么
食物中毒常见现象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口干舌燥、肌肉酸痛、视物模糊、意识模糊、血压下降、少尿无尿等。食物中毒可能与细菌污染、毒素蓄积、化学物质残留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1、恶心呕吐
进食污染食物后1-6小时可出现胃部不适,胃黏膜受刺激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黏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污染是常见诱因,需禁食并补充电解质溶液。
2、腹痛腹泻
肠道蠕动亢进导致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伴随水样便或黏液血便,每日排便可达10次以上。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侵袭肠黏膜是主要病因,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
3、发热寒战
细菌内毒素入血后激活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体温超过38℃伴畏寒发抖。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常见该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及粪便培养检查。
4、头晕乏力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导致脑组织灌注不足,出现站立时眩晕、四肢沉重感。肉毒杆菌毒素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时尤为明显,需立即静脉补液治疗。
5、口干舌燥
体液大量丢失造成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伴口渴感。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米泔水样便可导致严重脱水,需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暂停进食8-12小时,呕吐缓解后可少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恢复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避免油腻及高纤维食物。所有生鲜食品需充分加热,砧板刀具应生熟分开,剩余饭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须急诊就医,必要时进行洗胃或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