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包皮炎怎么治疗
霉菌性包皮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霉菌性包皮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包皮红肿、瘙痒、白色分泌物等症状。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包皮及龟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保持干燥,可减少真菌滋生环境。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避免局部潮湿闷热。清洗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摩擦导致黏膜损伤。
2、外用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于红肿区域,每日1-2次。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刺激反应,症状缓解后仍需持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3、口服抗真菌药物
对于顽固性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口服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通过全身作用抑制真菌生长,通常需要连续服用数日。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4、物理治疗
对于伴有明显水肿的病例,可采用红光治疗等物理疗法辅助消炎。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红肿症状,促进药物吸收。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视光源,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或伴有包茎的患者可考虑包皮环切术。手术能彻底去除真菌滋生的环境,降低复发概率。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术后恢复期间需暂停性生活,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霉菌性包皮炎患者应避免高糖饮食,减少摄入甜食及精制碳水化合物,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复发。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久坐潮湿环境。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