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肚子痛是怎么回事
流产后肚子痛可能与子宫收缩、感染、宫腔残留、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干预、清宫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流产后的腹痛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 子宫收缩
流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恢复至孕前大小,这种收缩可能引起阵发性下腹坠痛,类似痛经表现。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持续3-5天逐渐减轻。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等中成药促进子宫复旧,配合热敷缓解不适。若超过一周未缓解需排查其他病因。
2. 感染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可能与术中消毒不彻底、术后过早同房等因素有关。需进行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3. 宫腔残留
妊娠组织物未完全排出时,残留物刺激子宫可引起痉挛性疼痛,常伴不规则阴道出血。超声检查可明确残留物大小,少量残留可服用米非司酮片促进排出,残留较多时需行清宫术。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大出血或宫腔粘连。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流产手术可能使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形成病灶导致周期性腹痛,疼痛程度可能随月经周期变化。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行病灶切除术。
5. 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流产后易急性发作,出现下腹压痛、腰骶酸痛,可能与既往感染史或术后抵抗力下降有关。除抗生素治疗外,可配合盆疗仪物理治疗。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输卵管功能,需规范足疗程用药。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上多摄入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补充失血,适量食用山楂、红糖等活血化瘀食材。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大出血或持续剧痛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子宫恢复情况,心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