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有好多血块是怎么回事
月经出现较多血块可能由子宫内膜脱落量较大、子宫收缩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子宫内膜脱落量较大
月经期子宫内膜大面积脱落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不足可能导致血液凝结成块。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经量增多,但无其他不适。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适当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
2、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收缩力减弱会使经血滞留宫腔形成血块,常见于久坐不动或子宫发育异常者。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产妇安合剂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同时配合轻柔腹部按摩。
3、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会导致经血凝固异常。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可服用氨甲环酸片、血宁糖浆等止血药物。
4、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黏膜下肌瘤则会增加子宫内膜面积。常见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超声检查可确诊,较小肌瘤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红金消结片控制生长,较大肌瘤需手术切除。
5、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会干扰子宫内膜正常脱落,导致经血淤积。多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或经血淋漓不尽。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用黄体酮胶囊药物消退,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电切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经期避免盆浴和游泳;饮食上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预防贫血;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情况,若血块持续增多或伴有严重腹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寒冷季节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子宫受凉加重血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