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预防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预防可通过补充钙质、维生素D摄入、适度运动、定期骨密度检测及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方式实现。骨质疏松症主要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表现为易骨折、身高缩短等症状。
1、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老年女性每日需摄入1000-1200毫克钙。食物来源包括牛奶、奶酪、豆腐等乳制品及豆制品,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钙流失加速,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风险。
2、维生素D摄入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建议每日补充800-1000国际单位。可通过晒太阳、食用海鱼、蛋黄等获取,或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维生素D缺乏会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3、适度运动
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可减少跌倒风险。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动作导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训练。
4、骨密度检测
6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重点关注腰椎和髋部T值。若检测显示骨量减少T值-1至-2.5需加强干预,骨质疏松T值≤-2.5时需药物联合治疗。监测数据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5、规避风险因素
戒烟限酒可减少破骨细胞活性,避免过量咖啡因和碳酸饮料。居家环境需防滑防摔,浴室安装扶手。慎用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可能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长期服药者需定期评估骨健康状况。
预防骨质疏松需贯穿整个老年期,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当增加富含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冬季可酌情延长。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疼痛或身高明显降低时,应及时就医完善骨代谢标志物检查。社区医疗机构常提供免费骨密度筛查服务,可定期参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