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背部筋膜炎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注射、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综合治疗。该病通常由慢性劳损、受凉、外伤、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
1、热敷理疗
每日用40-45℃热毛巾敷患处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手段,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发作期禁用热敷。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肌肉痉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每日更换一次。
3、局部封闭注射
对顽固性疼痛点可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进行痛点封闭,每周1次,连续不超过3次。需严格无菌操作,糖尿病患者慎用。
4、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每周2次,5次一疗程。超声波治疗可软化粘连筋膜,每次10分钟。体外冲击波治疗需避开脊柱和内脏区域。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活动5分钟。睡眠选择硬板床,枕头高度适中。加强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每组10次,每日2组。注意保暖,冬季可佩戴护腰。
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办公时腰部垫靠枕,避免单侧背包。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优质蛋白如鱼肉,有助于组织修复。急性期疼痛减轻后,可逐步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突然扭转动作。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无缓解,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神经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椎间盘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