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造瘘可以做膀胱镜吗
造瘘术后通常可以做膀胱镜,但需根据瘘口类型、愈合情况及是否存在感染风险综合评估。膀胱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肿瘤、结石或尿道狭窄等。
对于多数接受造瘘术的患者,若瘘口愈合良好且无活动性感染,膀胱镜检查是可行的。检查前需评估瘘口周围皮肤状态,确保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医生可能建议在检查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以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检查过程中需避开瘘口区域,避免器械直接接触未完全愈合的组织。
少数情况下,若造瘘术后早期瘘口未稳定或存在严重感染,需暂缓膀胱镜检查。此时强行操作可能导致瘘口裂开、出血或感染扩散。对于回肠代膀胱等特殊造瘘类型,因解剖结构改变,膀胱镜操作难度增加,需由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生评估后谨慎实施。术后需密切观察排尿情况,出现发热、血尿或瘘口异常渗液时应及时就医。
造瘘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后需保持瘘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袋,避免尿液滞留引发感染。饮食上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避免剧烈运动或压迫造瘘部位,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定期随访复查瘘口愈合情况,若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应每4-6周更换一次。出现排尿疼痛、尿液浑浊或造瘘周围皮肤溃烂时,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