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颅骨骨折
宝宝颅骨骨折可通过观察头部外观异常、意识状态改变、呕吐或抽搐等症状初步判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主要判断依据有头部凹陷或隆起、持续哭闹不安、瞳孔大小不等、肢体活动障碍、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1、头部外观异常
颅骨线性骨折可能出现头皮血肿,凹陷性骨折可见头部局部凹陷,乒乓球样骨折则有弹性感隆起。婴幼儿囟门未闭合时,骨折可能导致前囟膨隆或张力增高。家长发现头部形状异常时应避免按压,立即就医。
2、意识状态改变
颅骨骨折伴随脑损伤时可出现嗜睡、烦躁或昏迷。婴幼儿表现为异常安静或持续哭闹无法安抚。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睡眠周期紊乱,如白天昏睡夜间清醒。出现意识障碍需紧急送医排查颅内出血。
3、呕吐或抽搐
骨折后颅内压增高可引发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且反复发作。部分患儿出现全身性或局部肢体抽搐,可能伴随眼球上翻或牙关紧闭。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硬膜外血肿或脑挫裂伤。
4、神经系统症状
瞳孔大小不等提示脑疝风险,肢体偏瘫或肌张力异常可能反映运动区损伤。婴儿可能出现吸吮无力或拥抱反射消失。颅底骨折可表现为熊猫眼征或耳后淤斑,伴随嗅觉或听力下降。
5、脑脊液漏
颅底骨折可能导致脑脊液从鼻腔或外耳道漏出,表现为清亮液体持续渗出。家长发现宝宝耳鼻流出无色液体时,禁止填塞或冲洗,应保持漏液侧朝下体位并立即送医。
发现疑似颅骨骨折症状时,家长应保持患儿头颈部制动,避免摇晃或搬动头部,记录受伤时间及过程。就医后需配合完成头颅X线、CT等检查,轻度骨折可能只需观察,严重骨折需神经外科干预。恢复期注意避免头部二次受伤,定期复查评估神经系统发育,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愈合,出现发热、呕吐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