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怎么判断是否骨折
脚扭伤后判断是否骨折需结合疼痛程度、肿胀范围、活动受限情况综合评估,若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明显畸形或骨擦感时需高度怀疑骨折。
脚扭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轻微扭伤通常表现为轻度疼痛和局限性肿胀,仍可勉强行走。若疼痛集中在骨骼部位且持续加重,按压或活动时疼痛尖锐,可能提示骨裂或骨折。肿胀范围超过踝关节并快速蔓延至足背,伴随皮下淤青扩散,可能与骨折后出血有关。完全无法负重行走或关节出现异常凸起、凹陷时,骨折概率显著增加。部分骨折可能仅表现为活动时骨摩擦感,这种情况需通过影像学确认。
踝关节稳定性测试有助于初步鉴别,握住脚跟轻轻摆动足部,若关节松动幅度异常增大可能伴随韧带断裂而非骨折。但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可能同时存在韧带损伤和腓骨骨折,这类复杂损伤需专业检查。儿童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跛行,而老年人骨质疏松者轻微扭伤也可能导致粉碎性骨折,这类特殊情况更需谨慎评估。
脚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24小时内冰敷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肿胀,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时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建议受伤后48小时内避免热敷、按摩或使用活血药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皮肤苍白、感觉异常等缺血表现,须及时就医进行X线或CT检查。康复期可进行非负重状态下的踝泵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穿戴护踝支具3-6周有助于预防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