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慢性扁桃体炎怎么办
小孩慢性扁桃体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患儿饮食需以温凉流质或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部充血。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帮助黏膜修复。若伴随发热,需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家长需注意观察进食后是否有吞咽疼痛加剧的情况。
2、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减少口腔细菌定植。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淡盐水轻柔清洁咽部。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习惯,定期更换牙刷。合并口臭时可用儿童专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但需避免长期使用。
3、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采用颈部冷敷缓解肿胀疼痛,每次10-15分钟。慢性期建议用40℃左右温热淡盐水含漱,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有助于湿润黏膜,减轻干燥感。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防止继发感染。
4、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针对反复发作病例,可短期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咽痛明显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镇痛,合并过敏症状时需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儿科剂量使用。
5、手术治疗
每年发作超过5次或引发睡眠呼吸暂停时,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适合3岁以上患儿。传统剥离术适用于扁桃体过度肥大病例。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家长需警惕术后出血风险。
患儿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冬季注意颈部保暖,流感季节减少公共场所暴露。建议家长每3-6个月带孩子复查咽部情况,记录发作频率。若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呼吸不畅,须立即就医。长期患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