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钙化什么意思
乳腺结节钙化是指乳腺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的现象,可能由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引起,需结合影像学特征进一步评估。
乳腺结节钙化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高密度点状或团块状阴影,根据分布形态可分为粗大钙化和微小钙化两类。粗大钙化多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相关,钙化灶直径通常超过0.5毫米,呈散在或弧形分布。微小钙化灶直径小于0.5毫米,若呈簇状、线样或段性分布时,可能与导管原位癌等恶性病变相关。钙化形成机制包括细胞坏死后的钙盐沉积、代谢异常或肿瘤细胞分泌钙化物质。乳腺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钙化特征,必要时需结合超声或磁共振检查。部分钙化伴有结节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等特征时,需警惕恶性可能。
少数情况下,钙化可能由乳腺炎性病变、外伤后血肿机化或放疗后组织损伤引起。哺乳期女性可能出现乳汁钙化,表现为双侧乳腺弥漫性点状钙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导致乳腺异常钙化。钙化灶本身不会引起疼痛或触痛等症状,其临床意义主要取决于伴随的乳腺病变特征。
发现乳腺钙化后应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健康筛查。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和雌激素类保健品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乳腺健康。若钙化伴随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异常表现,须及时就诊乳腺外科。钙化灶活检确诊为良性者可每6-12个月随访,恶性钙化需根据病理类型行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哺乳期女性出现钙化时无须过度担忧,但需排除合并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