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怎么回事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调控细胞生长的重要基因,原癌基因促进细胞增殖,抑癌基因抑制异常增殖,两者失衡可能导致癌症。其异常可能由基因突变、病毒感染、辐射暴露、化学致癌物、遗传因素等引起,可通过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1、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激活突变或抑癌基因失活突变是常见诱因。原癌基因如RAS家族突变会导致持续增殖信号传导,抑癌基因TP53突变使细胞丧失凋亡能力。这类突变多与环境致癌物有关,需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测,靶向药物如奥希替尼可针对EGFR突变型肺癌。
2、病毒感染
HPV病毒E6/E7蛋白可降解抑癌蛋白p53和Rb,EB病毒LMP1蛋白激活原癌基因MYC。乙肝病毒X蛋白干扰DNA修复。预防性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如九价HPV疫苗可预防相关癌症。
3、辐射暴露
电离辐射直接损伤DNA双链,紫外线引发嘧啶二聚体,均可能导致BRCA1等抑癌基因功能丧失。放射工作者需严格防护,皮肤癌高危人群应避免日晒,必要时使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等靶向治疗。
4、化学致癌物
烟草中苯并芘使原癌基因KRAS突变,黄曲霉素诱发TP53突变。职业接触砷化物可干扰DNA甲基化。戒烟限酒、避免霉变食物是基础预防,化疗药物顺铂可诱导突变细胞凋亡。
5、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由APC基因胚系突变导致,李法美尼综合征与TP53遗传突变相关。基因筛查可早期发现,预防性手术如全结肠切除适用于FAP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MSI-H型肿瘤有效。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基因稳定性,建议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促进DNA修复,避免熬夜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接触致癌物职业人群应做好防护,癌症家族史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定期体检中可加入肿瘤标志物筛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基因检测,所有治疗需在肿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