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的原因有哪些
产后腰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肌肉劳损、骨盆松弛、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等症状。
1、生理性因素
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韧带松弛,加上子宫增大对腰骶部神经的压迫,可能引发暂时性腰痛。这种疼痛多在产后6个月内逐渐缓解,可通过热敷、适度按摩和骨盆稳定性训练改善。
2、肌肉劳损
分娩时腰背部肌肉过度用力或产后抱婴姿势不当,可能造成竖脊肌、腰方肌等软组织损伤。疼痛多集中在腰椎两侧,伴随肌肉僵硬感。建议使用护腰支具并避免久坐久站。
3、骨盆松弛
妊娠期分泌的松弛素会使骶髂关节稳定性下降,若产后未及时恢复可能引发骶骨移位性疼痛。特征为翻身时骶部剧痛,可通过骨盆带固定和专业康复训练改善。
4、腰椎间盘突出
妊娠期腰椎负荷增加可能诱发椎间盘退变,表现为放射性下肢痛和感觉异常。需通过腰椎MRI确诊,轻症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配合牵引治疗。
5、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肾盂肾炎,疼痛多位于肋脊角并伴随发热尿频。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抗菌药物。
产后应注意保持正确哺乳姿势,使用高度合适的尿布台减少弯腰动作,每日进行10-15分钟腰背肌锻炼如桥式运动,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软枕缓解腰椎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下肢无力等症状,建议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