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跟足癣有什么区别
脚气和足癣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足癣是医学专业术语,脚气是民间俗称,两者均指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真菌性疾病。
脚气即足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水疱型主要表现为足底或足缘出现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疱,疱壁厚且不易破裂,干燥后形成环状脱屑,伴有明显瘙痒。浸渍糜烂型常见于趾缝间,皮肤因长期潮湿而发白、松软,表皮剥脱后露出鲜红糜烂面,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臭味和疼痛。鳞屑角化型多发生在足跟或足侧缘,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足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鞋袜、毛巾等物品传播,湿热环境、多汗、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预防足癣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日更换袜子并选择透气鞋袜,避免赤脚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行走,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或修脚工具。家庭中有患者时需对浴室地垫、拖鞋等物品定期消毒,治疗期间可将袜子煮沸消毒,鞋子喷洒抗真菌喷雾。若出现趾甲增厚、变色可能合并甲癣,应及时就医进行真菌镜检,避免搔抓导致自身传染或继发感染。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以增强皮肤抵抗力,但需注意足癣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脚气病完全不同,后者属于营养缺乏性疾病而非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