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肌肉疼是怎么回事
上肢肌肉疼可能由肌肉劳损、颈椎病、筋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等方式缓解。
1、肌肉劳损
长时间搬运重物或重复上肢动作可能导致肌纤维微损伤,表现为酸痛和活动受限。建议暂停体力劳动,用热毛巾敷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扶他林软膏外涂缓解炎症。
2、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时会引发放射性上肢疼痛,常伴有颈部僵硬和手指麻木。可能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有关,需通过颈椎磁共振确诊。可尝试颈椎牵引治疗,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3、筋膜炎
肌肉表层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会引发持续钝痛,触摸时有明显条索状硬结。急性期可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止痛,慢性期建议冲击波治疗改善局部代谢。
4、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攻击上肢关节滑膜,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血检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需长期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病情,配合关节功能锻炼。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异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伴无力感。常见于腹泻或利尿剂使用过量,需检测血清钾浓度,口服氯化钾缓释片补充电解质。
日常应注意避免单侧上肢过度负重,使用电脑时保持肘关节90度屈曲,睡眠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每周进行2次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后做好肌肉拉伸。饮食中增加牛奶、香蕉等含钾食物,出汗较多时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上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