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怎么治疗好
老年人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老年人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骨肿瘤、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骨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采用石膏固定、支具外固定等方式制动,配合卧床休息。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避免长期制动导致压疮或深静脉血栓。对轻度椎体压缩骨折可尝试腰背肌功能锻炼。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吸收。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但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合并感染者需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
不稳定骨折需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严重髋部骨折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中注意控制出血量,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采用悬吊带辅助上肢骨折患者做钟摆运动,下肢骨折者在助行器保护下进行负重练习。配合超声波治疗仪促进骨痂形成,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
5、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摄入维生素D含量高的海鱼和动物肝脏。可适量服用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避免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长期卧床者需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老年人骨折后需持续补钙12-18个月,定期监测骨密度。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建议每年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视力障碍者需配戴合适眼镜。冬季外出注意防滑,行走不稳时使用拐杖辅助。保持适度日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避免暴晒。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影响骨折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