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检查怎么做
子宫内膜检查主要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超声检查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需根据检查目的由医生选择。
1、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内膜活检是用细管从宫腔内取出少量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该检查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或子宫内膜癌筛查等情况。操作前需排空膀胱,医生会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消毒后通过宫颈插入取样器获取组织。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少量出血,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急性生殖道炎症期间禁止操作。
2、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将光学镜体经宫颈置入宫腔直观观察内膜的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病变,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禁食6小时。检查时可能使用局部麻醉,过程中会有腹胀感。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3、经阴道超声
经阴道超声通过高频探头近距离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无创且可重复进行,常用于监测排卵期内膜变化、评估异常出血原因。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探头会涂抹耦合剂后置入阴道。检查无特殊禁忌,但处女膜完整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改用经腹超声。检查结果需结合月经周期判断,增殖期内膜厚度通常为8-12毫米。
4、诊断性刮宫
诊断性刮宫是使用刮匙全面刮取子宫内膜组织的检查手段。适用于大量出血需止血治疗,或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情况。需在手术室进行静脉麻醉,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获取的组织量较多有利于病理诊断,但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期可能出现持续1-2周的阴道流血,需密切观察出血量。
5、盐水灌注超声
盐水灌注超声是在宫腔注入生理盐水后进行的增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宫腔形态,提高对内膜息肉、粘连等病变的检出率。检查时间建议选择月经干净后,操作时可能引起短暂下腹酸胀。检查后需注意会阴清洁,出现发热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该方法无需麻醉,但急性盆腔炎患者禁用。
进行子宫内膜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后需保持会阴清洁,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不同检查方法各有侧重,医生会根据症状、年龄等因素综合选择。若检查后出现发热、大量出血或持续腹痛,应立即返院复查。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