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有乳腺增生能怀孕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8703次浏览

其实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在怀孕之前就应该要去医院做孕前检查的,这样的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产生的,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怀孕乳腺增生的情况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怀孕乳腺增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

1. 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情态内伤、气滞不舒、气血周流不畅是导致乳房疼痛和肿块的重要因素。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

2. 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

3. 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为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神经、免疫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机体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失衡。人生存的外部环境、工作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各种压力造成的神经精神因素等均可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使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比如,在长期的紧张焦虑状态下,阿片能张力增高,神经传递介质环境改变,发生雌激素/多巴胺不协调,则导致PRL分泌增加,而可能引起或加重乳腺增生病。

4.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有研究表明,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下怀孕乳腺增生的原因,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的时候,如果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的话,就不要乱用药的,要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乳腺增生怎么治好
生活中患有疾病的时候本来就是应该进行治疗的,在治疗上治疗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是治疗的效果是有好有坏的,就像在患有乳腺增生的时候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各种治疗的方法治疗的效果是不同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乳腺增生怎么治好?
四大重要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
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是许多医学专家研究的重点,希望可以寻找更加科学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那常见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一般,常见的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有:1、妊娠、哺乳是女性身体的正常功能,对乳腺功能是一种生理调节,因此,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
外治法消除乳腺增生
采用中药局部外治,消除乳腺增生效果良好。中药外治法主要有:中成药外治法、敷药疗法及药醋疗法。
乳汁淤积硬块要怎么办
乳汁淤积硬块是很多哺乳或者哺乳后女性出现的局部肌肉表现。尤其到了后期肿块已经比较明显,临床上摸到明显肿块。初期可能有些波动感,到了后期可能会局部硬化。不论哪种情况,如果是因为肌肉引起局部肿块,本身对局部影响不大,主要是引起局部压迫的症状,或者女性有不适感,本身不会恶变,因此并不会引起恶变疾病。很多女性一旦发现肌肉硬块,会非常担心,是不是要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引流。当然对于这部分人需要明确肌肉大小,或者内部情况是什么样,要及时随访。如果是单纯积乳,周围没有特别情况,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引起明显症状,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随访中对于肌肉患者应该严密观察,如果肌肉出现内部实性改变,比如明显实变成分增大、囊壁增厚,还是需要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6

62498次收听

孕妇有乳腺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很容易出现在孕妇身上,当然也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乳腺增生,另外一种是病理性乳腺增生,要想得到治疗,首先就应该选择日常的调理选择保守治疗,而相反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暂停怀孕,先选择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02:30
乳腺增生如何食疗
临床建议乳腺增生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健康、合理、多样化的饮食习惯达到食疗的目的。一、要保证蛋白质、淀粉、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达到合理的搭配。二、尽量要少吃对身体不健康的食物,如油煎、油炸或烟熏、烧烤类的食物。三、患者还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饮食要多样化,包括多吃五谷杂粮、坚果类,这都是临床非常主张的饮食习惯。乳腺增生的食疗在临床上十分受关注,而乳腺增生作为一个良性病变,在饮食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02:27
乳汁淤积的症状
乳汁淤积可能会出现局部不适、包块、局部钙化、急性炎症、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乳汁淤积本身没有特殊症状,如果乳汁淤积量比较大时患者可能有局部的不适,同时可摸到包块,这些包块也可能会出现波动性,陈旧性的乳汁淤积还可能会引起局部的钙化。乳汁淤积的最大的危险因素是乳腺的急性炎症,因为乳汁是非常好的培养基,细菌如果侵入到这些部位就会引起急性炎症,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患者如果有局部外伤或者是扭伤,可能会发生局部发红和肿胀,一碰就疼。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就是发生乳腺炎,尤其是对于哺乳期的初产妇非常紧急,需要到医院去就诊进行正规治疗。
01:45
乳腺增生容易复发吗
身体休息不好、压力大等情况下,乳腺增生可能会复发。乳腺增生通过情绪管理,调理生活习惯,药物干预后,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如果存在身体休息不好、压力大等诱因,会出现乳腺增生复发的情况。乳腺增生复发后,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可触及的包块。乳腺增生复发后,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有其他乳腺的病变出现而导致疼痛,排除器质性病变;其次,要了解是否存在精神压力、情绪管理或者休息方面的异常情况;最后,可以应用一些中医中药来缓解乳腺增生的复发。
乳腺增生严不严重
乳腺增生不严重,乳腺增生是我们乳腺的一个良性增生,大多数的乳腺增生不会癌变,当查到乳腺增生时,大家不要过于的紧张,因为这个病随着我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发病率越来越高,经常在门诊女性患者中可以高达70%。再一个它的发病年龄也会越来越年轻,像这种以前是多见30-50岁女性,现在20多岁的女性都可以见到。当我们有发现乳腺增生的时候,可以去进一步做一下检查,尤其是当有肿块的时候,我们要去鉴别一下,如果单纯的一个胀痛,一定要放松心情,如果心情过于紧张,也会加剧我们胀痛和结节的增生。其次就是我们适量的、适时的哺乳,对于预防乳腺增生的发生也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还是建议通过母乳的喂养,也会预防乳腺增生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3

2019-08-29

56692次收听

乳腺增生吃哪些食物
轻度的乳腺增生可以正常的饮食,没有需要过度去注意;乳腺增生症状比较严重,要注意雌激素比较高的食物、保健品、少油腻、含胆固醇高的要少食用。一,含雌激素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豆类、蜂蜜类,还是要少食用;二,一些保健品,经常含雌激素较高,这些保健品我们也要尽量忌服;三,女性如果有乳腺增生,尽量要减少油腻、含胆固醇高的这些食物,咖啡、酒精这些也要忌掉。通过以上的饮食调节,可以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同时也还要养成一个合理的作息规律,一定要避免熬夜、放松心情,因为心情的紧张也会加剧乳腺增生症状的加重。
语音时长 01:12

2019-08-29

49787次收听

乳腺增生的症状
乳腺增生以乳房胀痛和乳房有肿块为主要症状。一、乳腺增生的发作通常跟月经和情绪变化有很明显的规律,经常会在排卵期或者是月经之前乳房的胀痛加重,甚至乳房的肿块也有点增大的趋势,当月经来了之后胀痛明显的会减轻,或者说受到不良的情绪刺激乳房的胀痛也会加剧,乳房的胀痛有时候会辐射到腋窝,甚至肩背部。二、乳房的肿块可活动,这与癌症有肿块有明显的区别,可以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乳房的胀痛和肿块在单侧或者双侧都可以见到,经常以乳房的外上象限为主,常见于30到50岁的女性,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发病率逐渐在增加,发病的年龄也逐渐在降低,到十几岁、二十多岁的女性也都可以患有乳腺增生。
语音时长 01:25

2019-08-29

58116次收听

乳房有硬块怎么治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女同志会出现乳房有肿块或者摸到有硬块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摸到肿块后应该到医院进行正规的就诊。各种乳腺、各种良性疾病或者是恶性疾病都可以产生肿块,但主要以良性疾病为主,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等疾病,这些疾病出现的肿块都是良性的。大家比较担心的是乳腺癌,因为乳腺癌也主要表现为肿块或者是硬块。临床表现上虽然也有一些差异,但是老百姓很难判断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还是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咨询,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来预防乳腺癌。
语音时长 01:37

2019-08-08

52899次收听

乳腺增生不能吃什么
乳腺增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也是很多女性的困扰,一旦出现这个疾病,应该要拒绝食用丰胸食品,其次应该要拒绝饮用与酒精相关的饮料,当然患者可以吃雌激素比较丰富的蜂蜜,也不能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01:22
乳腺增生的症状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问题,主要症状是乳房胀痛且程度随月经期变化,乳腺出现肿块。一、月经来潮之前,有较明显的乳腺胀痛,来潮后,胀痛会有所减轻。二、乳腺增生乳房可能出现肿块。增生的肿块跟乳腺癌有区别,乳腺增生肿块较弥漫,质地相对较软,月经来潮前较明显,之后就明显变小、变软。乳腺增生不会导致乳腺癌,若胀痛明显,可考虑用祛瘀散结的中成药缓解症状。
02:24
乳腺增生可以预防吗
女性出现乳腺增生非常地普遍,乳腺增生是一种生理性的增生,不会癌变,所以没有必要过多的关注。因为乳腺增生是一种生理性的增生,它不是疾病,也就谈不上预防的问题。很多女性不知道乳腺增生是生理情况,就不断地到医院就医。这样情况下,作为医生有责任、有义务,耐心的去做解释工作。如果第一次大夫没解释清楚,这样不仅耽误时间,对患者心理也会造成压力,浪费很多的医疗资源。如果解释清楚,或者做一些科普教育,很多人看后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