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长了个血疱怎么回事
牙龈上长血疱可能与口腔黏膜损伤、局部感染、血液疾病、维生素缺乏或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牙龈血疱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或出血,可通过口腔清洁、抗感染治疗、营养补充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挑破血疱。
1、口腔黏膜损伤
进食过硬食物或刷牙力度过大可能导致牙龈机械性损伤,形成血疱。常伴随局部刺痛感,疱壁较薄易破裂。需暂停刺激性饮食,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配合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损伤较轻时通常3-5天可自愈。
2、局部感染
牙龈炎或牙周炎继发感染时,炎症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疱。多伴有牙龈红肿、口臭症状。需进行牙周洁治,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辅以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细菌繁殖。
3、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可能表现为自发性牙龈血疱。常伴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输注血小板悬液或凝血因子浓缩剂等专科治疗。
4、维生素缺乏
长期维生素C或维生素K摄入不足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摩擦即可形成血疱。可能伴有牙龈萎缩、伤口愈合缓慢。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口服维生素C泡腾片和维生素K1注射液补充。
5、免疫异常
天疱疮或类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攻击牙龈黏膜细胞,形成不易愈合的血疱。常见疱壁厚、范围大的特点。需皮肤科活检确诊,采用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配合他克莫司软膏局部涂抹。
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食用尖锐食物。血疱未消退期间建议进食温凉流质饮食,禁用酒精类漱口水。若血疱持续增大、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查系统性疾病的可能。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