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耳朵巨疼怎么办
急性中耳炎耳朵巨疼可通过局部热敷、使用止痛药物、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缓解。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局部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保持耳道干燥。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若疼痛加剧或出现耳道流脓需立即停止。
2、使用止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耳部剧痛。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变化,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若48小时内疼痛未缓解应就医调整方案。
3、抗生素治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可控制细菌感染。中耳炎多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7-10天。使用滴耳液前需清洁外耳道,鼓膜穿孔者禁用耳毒性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4、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鼓室积脓严重者,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用穿刺针切开鼓膜排出脓液。该操作能迅速降低中耳压力,缓解剧烈耳痛,同时可取脓液做细菌培养。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通常2-3周鼓膜可自行愈合。少数可能遗留永久性穿孔。
5、手术切开引流
当出现乳突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时,需行乳突切开术或鼓室成形术。手术在全麻下清除病变组织,建立引流通道,严重者需植入通气管。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耳道进水,恢复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眩晕。该方式适用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
急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耳部充血。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感染,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预防感冒,及时治疗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儿童患者需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