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鼻炎有哪些不同
感冒和鼻炎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全身症状;鼻炎则多为过敏或慢性炎症导致,以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为特征。
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具有传染性,病程一般持续7-10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咳嗽等全身反应,鼻腔分泌物初期为清水样,后期可能转为黏稠脓性。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如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发热,盐酸伪麻黄碱滴鼻液改善鼻塞。
鼻炎主要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触发,表现为突发性连续喷嚏、鼻黏膜苍白水肿,常伴眼结膜充血。非过敏性鼻炎可能与血管运动异常或长期刺激有关,症状持续但较轻。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抗炎,或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日常预防感冒需注意保暖、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防螨寝具,花粉季节减少外出。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或免疫功能评估。两种疾病均需避免用力擤鼻以防中耳炎,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深绿色蔬菜,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