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产科如何处理
妊娠糖尿病产科处理需结合血糖控制、胎儿监测及多学科协作,主要措施包括饮食管理、运动指导、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和定期产检。妊娠糖尿病可能增加母婴并发症风险,需由产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
1、饮食管理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分5-6餐少量多餐。每日热量分配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营养师会制定个性化食谱,避免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推荐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蓝花、菠菜。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
2、运动指导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小时。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若出现宫缩、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停止。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前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等禁忌症患者须避免。
3、血糖监测
患者需每日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使用血糖仪记录数据。血糖未达标时增加监测频率至每日7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辅助评估血糖波动,尤其适用于血糖控制不稳定者。血糖持续超标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胰岛素治疗
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启用胰岛素,常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起始剂量为0.1-0.2U/kg/d,根据血糖值分次注射。需预防夜间低血糖,注射后多数患者可停用。胰岛素治疗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避免酮症酸中毒。
5、定期产检
妊娠28周后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1次。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警惕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胎心监护从32周开始每周1-2次。若出现羊水过多、子痫前期等并发症需提前住院。分娩时机通常为38-39周,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需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约50%患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哺乳有助于降低血糖,建议坚持母乳喂养。日常需保持合理膳食结构,每年检测血糖,控制体重增长。家属应协助监测孕妇血糖变化,出现多饮多尿、视物模糊等异常及时就医。孕期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需长期维持,以降低远期代谢性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