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了怎么治疗
腰扭伤可通过卧床休息、冷热敷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推拿等方式治疗。腰扭伤通常由肌肉拉伤、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腰扭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选择硬板床平卧休息1-3天,避免腰部受力。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保持脊柱中立位。急性期严禁按摩或随意扭动腰部,防止二次损伤。
2、冷热敷治疗
扭伤48小时内用冰袋隔毛巾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可减轻肿胀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灯,温度不超过50℃,每次20-30分钟。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或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
4、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中频电刺激等理疗方式,促进组织修复。慢性腰痛患者可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臀桥、死虫式等动作,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
5、中医推拿
损伤2周后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推拿治疗,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斜扳法等,配合拔罐或艾灸疏通经络。注意避免暴力手法,椎间盘突出患者慎用旋转复位。
腰扭伤恢复期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体位,坐姿时使用腰靠垫支撑。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鱼肉、坚果等食物。康复后需加强腰背肌锻炼,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保持腰部直立,必要时佩戴护腰保护。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