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监测的作用
胎心率监测主要用于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能及时发现胎儿缺氧、窘迫等异常情况。监测方式主要有电子胎心监护、多普勒超声、听诊器监测等。
1、电子胎心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通过探头连续记录胎心率和宫缩曲线,可动态观察胎心变化与宫缩的关系。适用于妊娠晚期和高危孕妇,能识别胎心减速、变异减少等异常图形,提示胎盘功能不足或脐带受压风险。
2、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利用超声波原理检测胎儿心跳,操作简便且无创。常用于产前检查中快速评估胎心节律,但对胎心变异性分析能力有限,需结合其他监测手段综合判断。
3、听诊器监测
木质听诊器或胎心听筒可直接听取胎心音,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自我监测。需由专业人员计数每分钟胎心次数,但无法记录胎心变化趋势,仅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4、识别胎儿缺氧
胎心率异常如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变异缺失,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需结合胎动减少、羊水污染等症状,及时采取吸氧、改变体位或终止妊娠等干预措施。
5、评估胎盘功能
通过胎心率基线变异度和加速反应,可间接评估胎盘气体交换功能。变异度降低可能反映胎盘绒毛间隙灌注不足,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
孕妇应定期进行胎心监测,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记录胎动,出现胎动异常或胎心监测可疑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长时间仰卧,保持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同时注意控制体重增长、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减少胎儿缺氧风险。监测期间如发现胎心率持续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须紧急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