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哭又吐怎么办
宝宝又哭又吐可能是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套叠、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状态,必要时及时就医。
1、喂养不当
喂养姿势不正确、喂奶过快或过量可能导致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引发哭闹和吐奶。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哺乳期母亲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若为配方奶喂养,需检查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
2、胃肠功能紊乱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受凉或饮食变化易引起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胃内容物。可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脐周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注意腹部保暖,使用护肚脐带。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
3、急性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呕吐伴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水样便,诺如病毒感染多见喷射状呕吐。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尿量,防止脱水。
4、肠套叠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呕吐胆汁样物需警惕肠套叠,可能伴随果酱样大便。腹部触诊可及腊肠样包块,B超检查可见靶环征。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超过24小时可能需肠切除手术。此情况属于急症,须立即就医。
5、食物过敏
添加辅食后出现的呕吐伴皮疹可能为食物过敏反应。常见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坚果等。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食物。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过敏药物。严重过敏需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呕吐后用小勺喂少量温水。6个月内婴儿继续母乳喂养,较大儿童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清淡饮食。避免强迫进食,少量多餐。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超过8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或呕吐物带血丝、呈咖啡渣样,需紧急送医。日常注意奶具消毒,养成饭前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