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不规律怎么回事
心跳不规律可能由情绪波动、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1、情绪波动
紧张焦虑或过度疲劳可能导致短暂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通常伴随胸闷、呼吸急促,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深呼吸练习、规律作息缓解。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
2、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会干扰心肌电传导。常见于剧烈呕吐、腹泻或长期服用利尿剂人群,可能引发室性早搏。需通过血生化检查确诊,轻度者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门冬氨酸钾镁片,严重者需静脉补液。
3、心律失常
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会导致持续心悸。动态心电图可明确诊断,稳定性房颤可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室率,阵发性室上速建议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脉搏。
4、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引发的心肌缺氧常伴胸痛、乏力。冠状动脉造影是金标准,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低脂饮食和戒烟是必要基础措施。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心率并诱发房颤。典型症状包括多汗、体重下降,通过甲功五项确诊。首选甲巯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严重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需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
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烟酒刺激。记录每日脉搏变化,若出现持续胸痛、晕厥或心率超过12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筛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电解质平衡。突发心悸时可尝试按压眼球或颈动脉窦按摩,但禁止用于青光眼或颈动脉狭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