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妊娠期容易糖尿病
妊娠期容易发生糖尿病主要与激素变化、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年龄体重及饮食运动习惯有关。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和医学干预控制。
1、激素变化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妊娠中后期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孕妇需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控制血糖。
2、胰岛素抵抗
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葡萄糖,母体通过生理性胰岛素抵抗保证胎儿营养供给。若胰岛β细胞代偿不足会出现血糖升高,表现为餐后血糖异常,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辅助治疗。
3、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概率显著增高,可能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孕妇应从孕早期开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必要时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干预。
4、年龄体重
高龄孕妇及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者更易发病,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建议通过膳食调整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50-200克,配合适量散步等有氧运动。
5、饮食运动
高糖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血糖代谢紊乱。妊娠期应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避免含糖饮料,每天保持30分钟孕妇瑜伽或游泳等适度运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建立规律的三餐两点进食模式,主食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每日摄入500克深色蔬菜,烹调采用蒸煮方式避免煎炸。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孕妇操,自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定期产检时携带血糖监测数据供医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视力模糊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