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治疗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该损伤通常由直接暴力、运动损伤、骨质疏松、关节退变、外伤事故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脱位,通过专业手法将移位的骨块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复位后需拍摄X线确认对位情况,固定期间避免拇指活动。可能出现局部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缓解。
针对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关节面损伤者,采用克氏针、微型钢板等内固定器材手术修复。术后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疼痛。手术可能遗留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消炎镇痛,配合迈之灵片消除肿胀。骨质疏松患者需加用阿仑膦酸钠维D3片。药物需严格按疗程服用,避免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拇指对掌、抓握等功能锻炼,配合蜡疗、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早期训练以被动活动为主,6周后增加抗阻练习。训练强度需根据影像学愈合情况调整。
治疗后1-2周需复查X线观察复位稳定性,4-6周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固定松动、持续疼痛需及时就诊。完全康复需3-6个月,期间禁止剧烈运动或负重。
治疗期间保持高钙饮食如牛奶、豆制品,适度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恢复。康复期可进行抓握力球训练改善手部肌力,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或持续性疼痛,应及时复诊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