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蝎子蛰了怎么办,怎么处理
被蝎子蛰伤后可通过冲洗伤口、冷敷止痛、局部消毒、药物止痛、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蝎子蛰伤通常由蝎子毒液中的神经毒素、溶血毒素等成分导致,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灼痛、麻木等症状。
1、冲洗伤口
被蝎子蛰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持续冲洗10-20分钟有助于稀释毒液。避免挤压伤口导致毒液扩散,冲洗时可用肥皂水辅助清洁。若伤口位于四肢,可适当抬高患肢减缓毒素吸收。
2、冷敷止痛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蛰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缓毒素扩散,同时缓解局部灼痛感。注意避免冻伤,冰袋需用干净毛巾包裹后再接触皮肤。
3、局部消毒
冲洗后使用碘伏溶液或75%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应超过红肿边缘2-3厘米。消毒后保持伤口干燥,无须包扎以利于观察伤口变化。若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消毒剂。
4、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镇痛药物。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以防增加出血风险。
5、就医治疗
出现呼吸困难、肌肉痉挛、视力模糊等全身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严重过敏反应需注射肾上腺素,抗蝎毒血清适用于特定毒蝎蛰伤。医生可能开具地塞米松注射液、苯海拉明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并监测心肺功能。
被蝎子蛰伤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速扩散,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迟发症状。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代谢,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野外活动时穿戴长袖衣物和手套,夜间检查鞋袜防止蝎子藏匿。若居住地蝎类出没频繁,可安装纱窗纱门等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