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区别
扩张性心肌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扩张性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高血压心脏病则因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受损。
扩张性心肌病的核心病理改变为心室腔扩大、心肌变薄,收缩功能显著下降,常见症状包括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因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有关,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55毫米,射血分数低于40%。治疗以延缓心衰进展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呋塞米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高血压心脏病早期表现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伴间质纤维化,后期可发展为离心性肥厚或扩张。典型症状为劳力性心悸、头晕,严重时出现肺淤血表现。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是主要病因,诊断需结合血压监测史和心脏超声结果。治疗重点为降压和逆转心肌重构,推荐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及盐酸贝那普利片。两类疾病均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液检查鉴别。
两类心脏病患者均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记录每日尿量。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突然明显,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服药者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