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脑动脉瘤怎么办
发现脑动脉瘤应及时就医评估风险,处理方式主要有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定期影像学随访、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避免剧烈运动等。
介入栓塞术通过微创方式将弹簧圈填入动脉瘤内促使其血栓形成,适用于瘤体较小或位置深在的情况。开颅夹闭术需打开颅骨直接放置金属夹阻断瘤体血流,适合瘤颈宽大或合并血肿的病例。未破裂且直径小于5毫米的动脉瘤可每6-12个月进行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监测变化。长期高血压会加速血管壁损伤,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日常应避免搬抬重物、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的行为。
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可能是动脉瘤破裂征兆,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吸烟会显著增加破裂风险,戒烟可使风险降低一半以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用药前需神经外科评估。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促使动脉瘤增长,孕前发现者应进行专科咨询。马方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患者需更频繁的血管筛查。
确诊脑动脉瘤后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瘤体大小位置及变化趋势。每日监测血压并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以低盐高纤维为主,可适量食用三文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过山车、潜水等可能引起颅压波动的娱乐活动,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前需经医生评估。家属应学习识别意识障碍、肢体偏瘫等出血体征,急救时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误吸。术后患者需按医嘱服用尼莫地平片预防脑血管痉挛,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